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彭婷婷)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1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从数据来看,体现经济运行情况的三大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均较上月有所增长。
投资消费需求继续回升
从投资来看,市场投资的活力在增强,主要表现在1-11月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2%,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从经济运行先行指标来看,11月,无论是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还是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创年内新高。
付凌晖表示,在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目前来看,经济运行逐步由政策的带动向市场内生增长在转变,民间投资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实际上反映了这样的特点。
值得关注的是,投资中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在国内消费需求回暖、出口订单增多、政策效果显现、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11月制造业投资增长12.5%,较上月大幅提高8.8%。“预计在企业盈利改善和政策支持加码的叠加作用下,制造业投资增速降幅将继续收窄。”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记者表示。
从消费来看,消费市场稳定恢复,市场销售持续回升。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14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比10月加快0.7个百分点,市场销售已连续四个月同比正增长。扣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6.1%,增速比10月加快1.5个百分点。
其中,商品零售增速持续加快,餐饮消费规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11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增速比10月加快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餐饮收入同比下降0.6%,规模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从累计增速看,1-11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8.6%,降幅比1-10月收窄2.4个百分点。
在“双11”购物节等线上活动和新品上市等因素带动下,与网购有关的商品零售增速明显加快。1-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增速比1-10月加快0.6个百分点。
付凌晖表示,消费仍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下阶段,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善内需体系。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落实好助企纾困政策,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提高市场供给质量,激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放管服改革成效继续显现,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今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同比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增速比10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3%。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比1-10月加快0.5个百分点。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124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11月,612种工业主要产品中,439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1.7%,较10月继续提高1.9个百分点。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1%,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为年内高点。
工业产品出口增速明显加快,电子、电气机械行业出口继续大幅上升。11月,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1%,较上月加快4.8个百分点,增速为2019年以来最高。主要行业出口情况进一步改善,其中,电子、电气机械行业出口分别增长14.8%、18.3%,较上月大幅加快8.2、6.6个百分点;汽车、金属制品、专用设备行业出口增速分别为20.4%、13.8%、13.3%,均保持较快增长。
付凌晖表示,在疫情冲击下,国外一些供给受到了影响,中国由于生产供给的稳定,有效弥补了全球供应链上的一些堵点和断点。此外,党中央、国务院在稳外贸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外贸的便利化,推动发展外贸的新业态、新模式,也有助于外贸稳定。
伍超明分析,整体来看,11月当月政策敏感型需求基建、房地产投资稳中有降,但经济内生动能出口、消费、制造业投资均出现明显回升,表明经济增长动能正由政策驱动向内生动能转换。
全年经济或将较好增长
展望未来经济,付凌晖表示,我国经济全年有望实现较好增长,明年经济运行有不少有利因素,经济逐步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的可能性较大。
从就业民生保障来看,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11月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已经接近上年同期水平。食品价格继续回落,11月保供稳价的成效继续显现,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连续5个月相同。此外,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
“预计四季度增长6%左右,全年GDP约增长2.1%。”伍超明认为,一是服务业恢复和居民收入回升支撑消费继续回升无悬念;二是制造业接棒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向上恢复势头不变;三是海外疫情反弹下“中国生产、全球消费”的模式得以延续,全年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速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预计,明年经济复苏态势仍有望延续,特别是在今年低基数的衬托下,明年一季度有望实现接近20%的高增长,全年增速有望保持在8%以上。
接下来,宏观调控政策会向何处发力?伍超明表示,随着经济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国内经济“爬坡”与政策“退坡”格局延续。流动性“紧平衡”、政策缓退坡已成货币政策主基调,降息降准或难现,结构性政策担重任,更强调资金精准直达实体经济;财政政策方面,随着经济动能由“逆周期”切换至“顺周期”,未来财政政策大概率边际退出,财政支出结构将向制造业和民生领域倾斜,整体财政对实体的支撑力度仍强。